首页 > 小神牛 > 人物 >

正文

激进险企重仓的股票怎么退出?保监会传递四大信号

2017-07-14 09:15:06来源:
摘要
新华社7月13日刊发了对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的一篇专访报道,题为“有序处理风险确保行业稳定健康成长”。全文共2000余字,释放出四大年夜市场关怀的旌旗灯号!毕竟

新华社7月13日刊发了对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的一篇专访报道,题为“有序处理风险确保行业稳定健康成长”。全文共2000余字,释放出四大年夜市场关怀的旌旗灯号!

毕竟是哪四大年夜旌旗灯号?对保险业、对本钱市场又会产生什么竽暌拱响?为赞助投资者更好地舆解,记者就此查访了多位业内资深刻士,为大年夜家进行威望解读。

“1+4”系列文件浮出水面

先来看一下,陈文辉提到的“1+4”系列文件。

他说,保险是现代金融的重要支柱之一,保险市场的稳定与健康直接关系金融安然甚至国度安然。结合保险业当前实际,“1+4”系列文件应时而生。

那么,“1+4”系列文件毕竟有哪些?

——“1”是主文件,就是4月20日出台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保护保险业稳定健康成长的通知》,这是大年夜偏向和总请求;

——“4”就是防控风险、治理乱象、补齐短板、支撑实体经济的四个配套文件,是具体路径。

4月21日,《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

也就是说,不出不测的话,很快就会有一批不相符天资、只想混水摸鱼的股东,被逐出保险业。

4月28日,《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保险监管袭击违法违规行动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

5月4日,《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撑实体经济成长的指导看法》;

5月5日,《中国保监会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雅绫擒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

激进险企二级市场股票处理路径

陈文辉在专访中说起个别激进险企的现金流风险时,说了如许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短期来看,要经由过程‘瘦身’来化解个别激进公司的现金流风险。这些公司在二级市场持有很多优质资产,且与自身主营营业协同效应不强,可以经由过程大年夜宗交易进行让渡,既能减轻资产端压力,缓解现金流‘饥渴’症状,又不会造成本钱市场激烈波动。”

这些年来,一些激进的保险公司切实其实存在“投资的上市公司与保险主业接洽关系度低,行业跨度较大年夜”的现象。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介入的上市公司或板块,甚至是连本身都不熟悉的,只是图暴利、赚快钱,妄图“一口吃成胖子”。

自负年夜保监会释放出严格规范资金应用风险的旌旗灯号之后,对于这些被激进保险公司“看上”的优质上市公司之将来命运,也一向备受各界存眷。甚至有投资者担心,激进险企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会不会以“忽然、快速、集中”的方法大年夜二级市场闪退,大年夜而在短时光内对个股甚至本钱市场形成太大年夜的资金压力。

大年夜陈文辉上述一席话中,大年夜致可管窥将来这些优质个股被处理的路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既让保险公司安稳退出,又不克不及造成本钱市场激烈波动,经由过程大年夜宗交易进行让渡,应当是今朝最折中、最幻想的退出方法。

据记者懂得,“1+4”系列文件是保险业监管和改革成长作出的重大年夜安排,是一项体系工程。

一批劣质股东要“炒鱿鱼走人”

在谈到监管要“长上牙齿”真正管用这个话题时,陈文辉重点举了严查本钱不实的问题。

他说:“将重点雌教股东是否直接或借居经由过程银行贷款、非自有资金、股权和存单质押等方法获取的资金向保险公司注资。对存在入股资金来源或股东接洽关系关系申报不实,以及编制供给虚假材料等违规行动的股东,依法大年夜严大年夜重处理。”

这一表态,可谓旗号光鲜。背后的潜台词是———保险行业只迎接那些真正懂得保险经营特点、真心想做保险的投资人,至于那些念头不纯、只是把保险公司视为融资平台和提款机的股东,请炒鱿鱼走人!

那么,毕竟哪些投资人、哪些资金会被拦在保险业门外呢?

我们可以大年夜客岁事终《保险公司股权治理办法(修订版)》的┞拂求看法稿中,找到谜底。为进一步严格股东准入标准,保监会将设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白了哪些投资人不克不及“投”保险、不克不及“控”保险,以及哪些资金不克不及“投”保险。

——四类投资人,不克不及“投”保险。股权构造不清楚或存在权属胶葛的;被列入最高人平易近法院掉信被履行人名单的;曾经宛转他人或接收他人宛转持有保险公司股权行动的;曾经投资保险公司,在申请过程中存在隐瞒或漏报重要材料信息的,或者对保险公司经营掉败负重大年夜义务的,或者对保险公司重大年夜违规行动负有义务,或者拒不合营监管机构监管行动的。

——四类投资人,不克不及“控”保险。现金流量波动受经济景气影响较大年夜的;在公开市场有不良投资行动记录的;曾经有不诚信贸易行动,造成恶劣影响的;曾被有关部分查实存在不合法行动的。

——四类资金,不克不及“投”保险。一是,与保险公司有关借钱;二是,以保险公司存款或其他资产为质押获取有关的资金;三是,以保险公司投资信任筹划、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获取有关资金;四是,欠妥应用保险公司的财务影响力,或者与保险公司有不合法接洽关系关系取得的资金。

提了良久的“黑名单”真的要来了

近年来,金融大年夜鳄借道保险业兴风作浪,少数进入保险业的平易近营本钱“一股独大年夜”,使公司异化为控股股东的融资平台;个别公司无序举牌冲击实体经济,影响恶劣。

那么,除了把混水摸鱼的股东逐出去之外,有没有针对“一言堂”、不作为的高管人员的束缚机制呢?

提了良久的行业“黑名单”,这回可能真的要来了。

听听陈文辉是怎么说的。“要禁止代持、违规接洽关系持股等行动,对于违规机构依法限制行使表决权、派驻董事,直至责令让渡拍卖股权,对有关当事人采取列入黑名单、行业进入等办法,切实进步公司治理有效性。”

法律顾问:北京开创律师事务所(郭仲喜律师)

Copyright © 2017-2021 京ICP备160321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