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神牛 > 人物 >

正文

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天花25亿理财 5年规模增长百倍

2017-06-29 15:08:50来源:
摘要
据21数据消息实验室统计,上半年接近1/4的A股上市公司购买潦攀劳R当品,到今朝为止累计耗资4370亿元。谁最壕?理财的钱大年夜哪来?比来,银行理财收益率超5%已成常态,甚

据21数据消息实验室统计,上半年接近1/4的A股上市公司购买潦攀劳R当品,到今朝为止累计耗资4370亿元。谁最壕?理财的钱大年夜哪来?

比来,银行理财收益率超5%已成常态,甚至超7%的产品再现“江湖”。

这种劳R当品收益的节节攀升,不只吸引了小我投资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钱味”。据21数据消息实验室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资629亿元购买劳R当品。

事实上,不止是6月份,本年上市公司购仁攀理财的情况一向很旺盛,迄今认购金额累计高达4370亿元,比拟客岁同期增长29%。平均来看,上市公司天天大年夜概花费25亿元在买理财这事上。

猖狂的理财潮:5年范围增长113倍

统计2012年上市公司开端涉足劳R当品以来的情况,21数据消息实验室更是发明,跟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介入购买劳R当品,无论是购买的劳R当品数量照样认购金额,比来几年都成就何级数增长。

材料图

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本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737家上市公司涉足劳R当品,接近A股上市公司总家数的1/4,而2012年购买劳R当品的上市公司仅仅25家。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轻工制造、食物饮料、家用电器、机械设备4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介仁攀理财热忱最高涨,行业内介仁攀理财的公司占比均跨越30%。 

大年夜劳R当品购买数量来看,短短5年大年夜两位数跳到了四位数,按今朝的成长速度,不清除本年全年冲破5位数。

认购金额方面,2012年不足百亿,而截至6月27日,201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一共花了4370亿元投仁攀理财,范围已是2012年的61.55倍。按全年来看,比较2012年,2016年认购金额更是已增长113倍。

上百家公司豪掷数十亿“抢货”  

就上半年数据来看,不乏豪掷数十亿元资金购买劳R当品的“土豪”公司。据统计,认购资金跨越10亿的上市公司一共有114家,个中出手力度最大年夜的新湖中宝(4.530, -0.03, -0.66%)认购金额高达126.4亿元,矫?嗽讼奘后的五矿本钱(12.080, -0.12, -0.98%)、中国动力(25.500,0.18, 0.71%),本年买理财的花费也已跨越100亿元。 

单笔理财金额最大年夜的公司为中国动力。通知布告显示,中国动力继1月20日后,4月21日再与中信银行(6.300, -0.01, -0.16%)总行营业部签订了构造性存款协定,持续应用临时闲置募集资金50亿元进行现金治理,刻日为3个月,产品年化收益率3.20%。按此计算,中国动力在半年时光内可获得7934万元的理财收益。 

材料图

大年夜认购数量上看,在737家购买劳R当品的上市公司中,比来几年的劳R当品“常客”恒生电子(47.080, 2.27, 5.07%),以75个劳R当品的数量位居2017年上半年认购榜榜首,认购金额达11亿元。值得留意的是,3月曾以370.27元登顶“股王”的吉比特(282.000, -0.08,-0.03%),单5月就认购了19个劳R当品。

不过,这些公司购买的银行劳R当品中,并非收益率都高,也有一些最低收益率在1.8%或2%的产品。大年夜类型来看,以银行劳R当品为主(包含构造性存款),其次为基金、信任筹划、证券、保险等劳R当品。理财刻日上,以2-3个月居多。

 15家上市公司依附理财避免吃亏

那么,理财的钱大年夜哪来?为何上市公司对购买劳R当品如斯“钟情”?

谜底大年夜通知布告中可窥见一斑。在购买理财的通知布告中,大年夜部分公司都提到是“应用闲置自由资金购买”,并强调“不会影响公司资金正常周转须要”。比如吉比特在通知布告琅绫趋白表示,如许有利于进步募集资金应用效力,增长公司收益,相符公司及全部股东的好处。 

通俗地说,就是这部分钱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进行保本理财,获取额外的投资收益。

甚至有上市公司借由投资理财获得的收益弥补了主业营收上的吃亏。据21数据消息实验室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ST明科(6.680, 0.09, 1.37%)、中葡股份(7.240, -0.10, -1.36%)、西安旅游(11.430, 0.00, 0.00%)等15家公司依附劳R当品收益实现净利润为正。 

以ST明科为例,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824万元,净利润1502万元,而其理财收益高达2036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72.09%。

材料图

作者丨21数据消息实验室研究察张楠

法律顾问:北京开创律师事务所(郭仲喜律师)

Copyright © 2017-2021 京ICP备160321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