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神牛 > 人物 >

正文

30万亿银行理财陷尴尬境地:先天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2017-08-22 10:24:54来源:
摘要
银行劳R当品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比难堪的地步:没了保本保息典范诺,银行劳R当品的预期收益率是否还有足够的可托度?当掉去“刚性兑付”这个

银行劳R当品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比难堪的地步:没了保本保息典范诺,银行劳R当品的预期收益率是否还有足够的可托度?当掉去“刚性兑付”这个与生俱来的巨大年夜光环,银行劳R当品较其他金融劳R当品而言毕竟还有什么竽暌古势?

近年来,中国银行理财市场成长敏捷,劳R当品发行数量和募资范围赓续扩大年夜。《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营业成长申报》显示,截至2016岁终,中国大年夜资管行业范围已达116.18万亿元。个中银行理财范围达29.05万亿元,占比25%,在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但因为增长速度与范围过快,银行劳R当品储藏独裁嵌套、加大年夜杠杆、监管套利等多重风险。

银行劳R当品成银监会强监管重点

4月以来,银监会接连宣布重要文件,剑指银行业风险管控。而银行理财则成了强监管的重点。银监会在4月份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膳绫趋白提出要“规范理财和代销营业,规范发卖行动,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严格落实“双录”请求,做到“买者自负”,切实打破“刚性兑付”。此外,资管新规呼之欲出,业内人士估计打破刚性兑付将成为将来出台的同一资管新规的最大年夜亮点。

事实上“刚性兑付”一向是国内银行劳R当品市场上不成文的潜规矩。最新数据显示,市场上80%以上的银行劳R当品都长短保本产品,但绝大年夜多半投资者仍误认为银行劳R当品都有保本保息承诺。

专家批银行劳R当品乱象:不保本又保预期收益是对市场的扭曲

近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中国财富治理50人论坛上公开批驳银行劳R当品乱象时称“银行发卖的不保本又保预期收益的产品是对市场的扭曲”。今朝银行对于非保本预期收益型劳R当品的操作是:当非保本劳R当品本金出现吃亏时,银行照样会拿本身的利润进行弥补。而一旦产品超出预期收益,银行则将这部分收益作为银行利润计入本身的财务报表。

吴晓灵表示恰是这种操作上的不规范引导了市场刚性兑付的理念,对劳R当品的性质进行了混淆。其认为不保本的银行劳R当品全部的收益应都归客户,银行只应收取治理费用。

银行理财彻底打破刚兑须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值得思虑的是,如不雅非保本预期收益型银行劳R当品不再承诺包管收益,其预期收益率是否还有足够的可托度?在收益率不占优势稳定性又无保障的前提下,对投资者是否还具备吸引力?银行理财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比难堪的地步。当“刚性兑付”这个与生俱来的巨大年夜光环被打破,银行劳R当品较其他金融劳R当品而言毕竟还有什么竽暌古势?

中国扶植银行资管部刘兴华在财富治理50人论坛上表示:打破刚性兑付这件工作在中国已经在演绎着,然则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来说,我们如今的金融体系异常脆弱,打破刚兑如不雅走得过快,有可能对我们如今的金融秩序产生意想不到的冲击,尤其是核心的金融机构、国字号的金融机构。”工商银行资管部顾建纲同样认为打破刚性兑付弗成一蹴而就。“银行劳R当品在很长一段时光内仍将是老庶平易近的一个首选,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不是一句话的问题。”

央行副行长殷勇在中国财富治理50人论坛上指出:“下一阶段在我们国度金融监管体系体例完美的过程傍边,刚性兑付问题应当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殷勇直言:“如不雅我们不克不及打破刚性兑付,那我们在金融监管上就应当加倍严格。”

将来银行理财将大年夜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

“对银行理财而言,监管新政最大年夜的挑衅之一就是若何推动经营模式的改变,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本质,推动银行理财今朝大年夜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的转型。”工商银行资管部顾建纲如是说。

(所谓净值型产品,是指针对高净值客户,投资门槛较高的劳R当品。一般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无法预知产品实际收益率,而是根据产品实际投资运作情况按期在产品开放申购或赎回日颁布产品净值,投资盈亏由投资者自负。)

中国财富治理50人论坛理事、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指出,过却竽暌股于隐形的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资金的设备90%集中在债券、非标等资产上,监管背景下,银行在投资端的收益压力更大年夜。具备客户获取才能的银行将来精深耕资产治劳R当链的下流,与小而精、专注投资的私募,在客户端和投资端各自发挥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好的投资收益。在将来混业监管标准慢慢同一之后,监管套利空间清除,根据自身禀赋寻找自赏R当链定位是各类资产治理机构的必经之路。

法律顾问:北京开创律师事务所(郭仲喜律师)

Copyright © 2017-2021 京ICP备160321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