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中国联通(600050)关于混改筹划的通知布告已经撤回,然则港股中国联通的计整洁直挂着,并未撤回。记者接洽了中国联
1.中国联通混改筹划有无肯定版?
固然中国联通(600050)关于混改筹划的通知布告已经撤回,然则港股中国联通的计整洁直挂着,并未撤回。记者接洽了中国联通A股,工作人员表示“会宣布关于非公开发行的预案,一切以通知布告为准”。
证券时报e公司梳理了中国联通混改落地前后24小时之内产生的工作:
8月16日上午,港股中国联通宣布停牌,原因是“以待发出一份有关公司內幕消息的通知布告。”此时距离中国联通A股7月披露的停牌通知布告进展差不多一个月时光。外界纷纷猜测停牌与混改筹划落地有关。
8月16日下昼4点阁下,网上关于混改筹划的消息传播。事实上,当时中国联通港股针对专业投资机构举办了2017年度中期事迹会,除了披露中期事迹,混改筹划的具体内容也有所泄漏。
8月16日下昼5点阁下,中国联通喷鼻港官网披露了混改的具体筹划,内容包含:计谋投资者向联通A股公司(600050)认购约90亿股新股,并向联通集团公司购入19.0亿股联通A股公司股票,共占扩大年夜后已发行股本34.9%,价格为每股人平易近币6.83元。此外,联通拟向核心员工授予约8.5亿股限制性股票,价格为每股人平易近币3.79元;总交易对价约为人平易近币780亿元。惹人的┞方略投资者包含腾讯、百度、京东、光启互联、中国人寿、中国中车等;
8月16日傍晚,中国联通A股宣布了多条通知布告,个中包含了2017年中期事迹、混改的筹划等;
8月17日零点,中国联通A股再度宣布最新通知布告,最受市场存眷的《关于混淆所有制改革有关情况的专项通知布告》以及《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经过议定定通知布告》、《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会经过议定定通知布告》均消掉不见,替代它们的是《中国联通持续停牌暨停牌进展通知布告》。通知布告显示,因为技巧原因,中国联通A了债将持续停牌。
8月17日早间,多家上市公司齐发通知布告,宣布因联通混改事项而停牌,包含中国联通、用友收集、苏宁云商、宜通世纪、网宿科技等。中国人寿也发通知布告称,拟介入中国联通混改所涉及的投资金额未达披露标准。中国中车袈潋宣布了澄清通知布告,称未介入向中国联通A股公司认购新股。
8月17日早盘,中国联通混改中提到的5G扶植构造刺激了5G板块概念大年夜涨,武汉凡谷涨停,大年夜唐电信大年夜涨逾9%,东方通信、杰赛科技等纷纷上涨。
下面有几个问题值得商量:
固然中国联通A股的通知布告已经撤回,然则港股的中国联通的计整洁直挂着,并未撤回。到底混改筹划是啥?
记者接洽了中国联通A股,工作人员表示“会宣布关于非公开发行的预案,一切以通知布告为准”。对于港股的中国联通挂出的通知布告,对方表示“既然公开挂出来了,应当是有价值的。”
而港股的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表示“以通知布告为准,证券部的人员都外出,是以不便利宣布任何信息。”
来看看港股中国联通的┞封份混改筹划的要点:
4.市场会迎来哪些投资机会合
四昵嗒通混改惹人的垂直行业龙头合作伙伴(物联网)宜通世纪、(CDN)网宿科技、(体系集成)用友收集等,联通的合作将带来新营业和将来增长动力,建议重点存眷。
材料截图
3.混改募集资金:联通A股公司拟向计谋投资者以非公开发行情势发行不跨越90.37亿股,募集资金不跨越617.25亿元。并由联通集团向构造调剂基金协定让渡其持有的约19亿股联通A股股份,让渡价约129.75亿元;向核心员工首期授予不跨越约8.48亿股限制性联通A股公司股份,募集资金不跨越约32.13亿元。上述交易对价合计不跨越约779.14亿元。
2.A股中国联通为什么要撤回通知布告?
证券时报制图
中国联通A股通知布告宣布后几小时,三份通知布告分别题为《中国结合收集通信(喷鼻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混淆所有制改革情况的通知布告及恢复生意》、《中国联通关于混淆所有制改革有关情况的专项通知布告》,以及《中国结合收集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会经过议定定通知布告》均大年夜上交所撤下。
发了通知布告又连夜撤回,这在A股市场异常罕有。而撤回的原因或许与定增新规有关。
A股中国联通此前曾有通知布告泄漏,中国联通将以每股6.83元价格向上述14俭朴业发行90.37亿股A股新股,并由中国联通集团向上述投资人出售19亿老股。混改募集资金将重要用于4G及5G相干营业和立异营业扶植,加快推动公司计谋转型。
按此计算,中国联通此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已达到42.63%。而这与本年2月宣布的定增新规中,“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跨越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相悖。
还有一个疑问,定增新规已明白订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中国联通A股停牌前的股价为7.47元。中国联通港股是红筹股,与A股的价格经久溢价。固然中国联通红筹股与A股价格并不存在可比性,但同是中国联通,很多人会天然而然地将两者相接洽比较。每股6.83元的定增价格是否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