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求稳稳的幸福,当心莫须有“重大年夜合同”
深交所投资者教导中间
在上市公司日常运营中,来自客户的重大年夜订单或经营临盆合同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具有重要的推动感化,预示了公司的优胜盈利前景与市场的承认。然而,有些上市公司借助重大年夜合同对股价的巨大年夜影响,披露不精确、不真实,甚至有意虚构重大年夜经营合同,夸大年夜公司经营事迹,试图误导投资者,蓄意推高股价;更有甚者,可能应用合同披露后的股价飙升,介入内幕交易。
2011年1月底,大年夜事化工涂料行业的C公司一贯安稳的股价忽然出现一波持续的┞非势。到2月中旬,股价升幅扩大年夜,并触碰了交易所股价异常波动的标准。公司按照交易所《股票上市规矩》的请求,发出了股价异常波动通知布告。通知布告中,公司声明,公司经营正常,不存在应披露的事项或有关的筹划事项。但诡异的是,就在公司出通知布告的第二天,C公司就以筹划重大年夜事项的来由申请了股票停牌。一礼拜后的3月2日,公司向投资者抛出了一则重磅消息——C公司宣布其子公司L公司与D公司、J公司、S公司和Z公司四家客户签订了4份意向性产品发卖协定,涉及金额总计接近20亿元。
20亿元订单是什么概念?C公司昔时的营业收入只有不到4亿元,即便按照上市后每年大年夜概20%的营收增长率,也须要三到四年才能累计完成20亿元收入。如今,四年的收入一次性地注入公司,赐与公司的事迹提振生怕只能用“洪荒之力”来形容。不雅然,公司复牌当天,股价就异常给力,敏捷蹿升,达到上市以来最高点。
然则,喜大年夜天降的C公司投资者还没大年夜幸福中回过神儿来,心坎立时就被一则报道蒙上了一层暗影。3月8日,一篇主流证券媒体公开质疑C公司的合同。报道指出,查询拜访发明,C公司的通知布告内容里马脚百出,真实性让人困惑。比如前面提到公司年营收只有4亿元,如今要承接20亿元大年夜订单,起重要扩大年夜产能,征召人手。然则记者去C公司园区暗访发明,厂区异常沉着,既没有扩产招人的动向,也没有加班加点的情势。此外,该报道探访了该笔合同的一家采购方,位于喷鼻港的J公司,发明通知布告中供给的门商标根本不存在。别的,对于采购方S公司、D公司,记者也发明多处通知布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这些信息,都给采购方的身份与交易目标打上了大年夜大年夜的问号。最后,记者发明C公司的合同通知布告中也有耐人寻味的处所:比如一般合同都邑设立违约条目,防止各方违约。但C公司在通知布告中奇怪地提示风险说“该合同对违约方义务穷究不明白”。如斯重大年夜金额的合同,不仅不设立严格明白的违约追责条目,还参加一句具有摆脱意味的解释,明显不相符一般贸易合同的逻辑。换个角度说,是不是合同两边在签订时就都已经明白该次合同的“水分”了呢?
报道一揭橥就引起市场强烈存眷,C公司股票在当天被交易所请求停牌核查相干内容。核查期刚开端,C公司给出了含糊其词的答复,但跟着时光推移,因为之前吹出去的泡泡实袈溱太大年夜,公司终于在7月调和8月初,宣布了与四个采购方解除该意向性合同的通知布告。至此,这个莫须有的20亿元合同大年夜单,实际只实施了100万元。面对市场质疑,公司停牌5个月内没有拿出任何确实证据。
根据交易所《股票上市规矩》第2.1条的规定,“上市公司及相干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并包管所披露信息真实、精确、完全,不得有虚假记录、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年夜漏掉。”C公司的行动无疑触犯了信息披露规矩,交易所是以对C公司作出了严格的处罚。并且,公司股票甫一复牌,价格就江河日下,持续跌停,很快回到了1月的价位。
公司最终被处以重罚,但在二级市场上跟风买入C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遭受了股价大年夜幅波动的损掉。所以,面对上市公司忽然披露的重大年夜合同,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跟风追涨,而是在不雅察到股价波动的情况时,当心求证,谨慎查实该信息的┞锋实性与可行性。投资者应结合日常平凡对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上市公擅自身经营情况等的懂得,断定合同是否有值得推敲的疑点。然后,谨慎分析该合同的金额、合同对象、合同实施条目,甚至合同违约风险等是否合理可托,防止被莫须有的合同所蒙蔽。此外,可以大年夜合同各主体的信息来寻找求证蛛丝马迹。对于市场膳绫墙体报道、交易所问询等,投资者也应保持留意,卖力研读。一名合格的股票投资者,在鱼龙混淆的市场中,既要有“风险越高,收益越大年夜”的投资胆魄,也要有排雷避险,寻求“稳稳的幸福”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