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公司就曾打出一套“‘高送转’+‘减彻笕酥’+‘大年夜额预亏’”的组合拳,引导不知情的投资者为公司股价炒作和欠妥的“市值治理”买单。2015岁首?年代,X公司宣布“高送转”预案,身为公司股东且兼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Y某及其他两位股东以“结合公司2014年实际经营状况,积极回报股东,与所有股东分享公司将来成长的经营结不雅”为由,提出场赞成2014年度“高送转”的利润分派筹划为“10转20”。同日,上述3位股东又合营披露减持筹划,套现逾20亿元。值得存眷的是,公司股价在“高送转”消息宣布前的短期内竟大年夜涨近40%。
作为市场存眷的热点题材之一,“高送转”在备受追捧的同时也隐蔽陷阱。在A股市场上,有的上市公司选择在半年报、年报披露之前“大方”通知布告“10送20”,甚至“10送30”等“高送转”筹划,借此大年夜幅拉升股价,撩拨投资者的神经,把“高送转”异化成炒作题材或者合营大年夜股东或内部人减持的“妙药”。
然则,仅几日后,X公司宣布了8亿元预亏通知布告并同时预警,因为2013年度已出现吃亏,若2014年续亏,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一石激起千层浪,该上市公司对事迹预判的前后抵触及毫无征兆的巨亏震动了市场上的投资者,公司股价出现大年夜幅波动,成为“高送转”误导投资者并造成损掉的典范案例。根据律师粗略统计,截至今朝,针对X公司的诉讼已涉及400名阁下的投资者,索赔标的在8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
Y某作为X公司的股东,同时兼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在提出场审议“高送转”等相干利润分派提议时,应当知悉或主动核实公司经营情况,并据以断定利润分派提议及相干披露内容是否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相符。事实上,X公司宣布的“高送转”预案相干披露内容与公司瘦削后通知布告的事迹预亏情况明显不符,对投资者的断定产生了重大年夜影响。Y某未勤恳尽责,其上述行动严重违背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矩》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选任与行动指引》的相干规定。上交所对Y某予以公开训斥,并对其他两位股东和时任董事予以传递批驳。
同时,“高送转”的背后还可能伴生内幕交易、市场把持等违法违规行动。中国证监会也曾就X公司相干义务人在知悉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应用“高送转”合营大年夜比例减持过程中的内幕交易违法行动作出了罚款、充公违法所得、警告及证券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市场上切实其实存在上市公司“念头不纯”,应用“高送转”合营伙东减持、限售股解禁的问题,也有少数公司在由盈转亏甚至事迹恶化的情况下强推“高送转”筹划。对此,为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监管部分周全强化“高送转”一线监管,对于披露“高送转”预案的公司,按照分类监管、事中监管、刨根问底“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严把信息披露审核第一关。
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需对“高送转”的本质有加倍清醒和深刻的熟悉,“高送转”本质上是股东权益的内部构造调剂,“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固然扩大年夜了,但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公司的盈利才能不会有任何本质性的晋升,投资者的股东权益也不会是以而增长,这只是一种“数字游戏”。
此外,与事迹不相匹配的“高送转”往往是股价炒作、股东减持的“重灾区”。在上市公司正式通知布告“高送转”预案时,投资者还要重点雌教公司“高送转”背后的┞锋实目标,综合推敲公司成长计谋、经营事迹等,分析“高送转”的合理性,避免盲目跟风。